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有机化工论文_碳中和目标下石油与化学工业绿色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6-04 1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典型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1 欧盟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1.1 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 1.1.2 欧盟典型石油与化学
文章目录

1 典型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1 欧盟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1.1 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

    1.1.2 欧盟典型石油与化学工业的碳减排措施

1.2 美国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2.1 区域型碳排放交易系统

    1.2.2 美国典型石油与化学工业的碳减排措施

1.3 中国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3.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3.2 中国典型石油与化学工业企业的碳减排措施

1.4 国外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差异与启示

2 典型石油与化工产品生产的工艺现状及碳排放

2.1 乙烯生产的工艺现状及碳排放

    2.1.1 石油路线乙烯工艺现状

    2.1.2 非石油路线乙烯工艺现状

    2.1.3 乙烯生产的能耗和碳排放核算

2.2 成品油生产的工艺现状及碳排放

    2.2.1 石油路线成品油工艺现状

    2.2.2 煤制油路线工艺现状

    2.2.3 成品油生产的能耗和碳排放核算

2.3 中国能源的消费分布及碳排放情况

    2.3.1 能源消费情况及碳排放情况

    2.3.2 能源分布情况

    2.3.3 区域碳排放与能源分布对比分析

3 石油与化学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3.1 探索产业高端和工艺降碳的新技术

    3.1.1 采用更加原子经济性的工艺技术

    3.1.2 区域能源结合优化原料配比

    3.1.3 石油与化学工业与绿氢能源耦合发展降碳

3.2 建立绿色集成化工园区

3.3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3.4 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3.5 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

4 推动石油与化学工业碳减排的对策

4.1 国家政策层面

4.2 社会文化层面

4.3 科技创新层面

5 结语

文章摘要: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的“三高”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总结典型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行动,对乙烯、成品油等石油与化工产品不同生产路径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概述中国的区域能源分布特点、各省份的石油与化学工业产值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明确提出作为碳排放的大户,石油与化工行业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文中指出石油与化工行业必须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综合考虑本国的能源分布情况和石油与化工产品生产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建构清洁低碳、节能高效的工艺流程体系,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石油与化学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核心是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并以此为前提建设绿色集成化工园区,辅之以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综合利用,研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碳固定。还提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等的减排已经提上日程,我国也应加快相关技术储备。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1-2520

论文分类号:F426.7;F426.22

文章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网址: http://www.gjsyjj.cn/qikandaodu/2022/0604/1019.html



上一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石油工程企业国际化生产经
下一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发展简

国际石油经济投稿 | 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 国际石油经济版面费 |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发表 | 国际石油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际石油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